冯皓扬
国企文化是企业的灵魂,对提升企业竞争力,促进企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。为激发国企发展的内生动力,需要国企重视文化管理,以文化管理,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,统一职工的价值共识,规范企业的稳步运行,提升国企的整体工作效率,解决职工的冲突与矛盾,激发职工的工作潜能,助推国企的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构建国企文化管理的体系
为应对国企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,国企应及时强化文化管理工作,构建完善的文化管理体系,明确企业文化的精神及企业发展的使命目标,整合多元文化资源,激活企业内生动力。首先,国企应明确文化建设、文化管理的方向,打造有条理的文化秩序,全方面展现出国企的整体风貌、企业优势与特点,并将品牌建设、创新发展、社会责任、人才培养等作为文化管理的核心,不断优化与创新文化管理措施,以此适应国企的发展需求。其次,国企要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趋势,构建专业能力强、素质高、具备职业道德的专业团队,强调团队合作与共同成长的文化理念,鼓励职工提出关于文化管理的新方法、新思想,提升国企的综合能力水平,营造良好的文化管理氛围。最后,国企要积极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,关注公益事业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,组织职工参与相关的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,塑造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,保障国企的文化软实力。
二、加强文化管理信息化建设
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,国企文化管理逐渐向信息化、智能化的方向转变。因此,国企要加强国企文化管理的信息化建设,开辟全新的管理思路,创新管理方法,提升企业的文化建设成效。
第一,国企可通过引进信息化系统,将企业内部的资料和文档进行数字化管理、数字化存储,保障信息安全,提升信息准确性与可靠性。在此过程中,国企也可借助数据分析功能与自动化流程,发现企业潜在的问题,制定针对性地解决方案和决策计划,开辟文化管理的新思路。
第二,国企应主动搭建在线交流平台或社交软件平台,让职工随时参与企业文化建设,分享自己对企业愿景、企业价值观和企业使命的认知理解,使职工在互相学习与经验交流中,增强文化认同感和企业归属感。
第三,国企的文化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注意解决信息数据的安全问题,加强职工队伍的培训,助推信息化管理的顺利进行。一方面,国企要采取专门的安全技术手段,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和职工的隐私;另一方面,国企要为职工提供信息化的培训,使其能将信息化管理和传统管理有机结合,进一步提高文化管理的成效。
总体而言,通过强化国企文化管理,能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,优化企业工作流程,为职工的工作、发展指明方向。因此,国企要结合实际发展需求,创新文化管理措施,进而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。
作者单位:郑煤集团(河南)白坪煤业有限公司